1月25日,安徽经济报4版整版刊发《铜陵市铜官区:经济向好 进中提质》报道,专题报道了2023年我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。
报道说“2023年,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现代化建设任务,铜陵市铜官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坚定不移抓发展、惠民生、保安全,全力以赴拼经济、攻项目、优环境、强保障,在固本兴新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,经济发展韧性持续增强,质量效益有了新提高。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建设,百亿级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。荣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(市、区),入选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区,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、增速10快区,‘工业上楼’提升亩均质效入选省‘亩均论英雄’改革优秀案例,铜基新材料应用及配套产业集群获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。跻身全省质量强区,铜都流体获评市长质量奖。”
在“聚力转型升级 三次产业协同发力”方面,报道说“一产稳中有增。扎实推进农业‘两强一增’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增长5%,新增家庭农场22个,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定在88个。二产赋能育新。激励中小企业加快成长,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,总数达118家。力推新兴产业投产提能,赛得利水刺无纺布、龙辰科技电容薄膜生产线等24个项目建成投产,至信搏远新能源电池用铝塑膜项目主体竣工。企业培育再创佳绩,蓝盾光电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,纳源科技荣膺国家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称号。三产扩容增效。服务业增加值预计突破256亿元、增长7.4%,总量和增速均保持全市领先。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运营,海螺集团全球财务结算中心成功落户。”
在“聚力项目攻坚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”方面,报道说“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。坚持招商引资‘首位工程’,聚焦六大主导产业链,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2个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,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;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30亿元、外商直接投资750万美元,新增外资企业5家。项目建设获得新进展。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暨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,落实‘三拼三比’星期六会商‘红黄绿’三色亮牌等工作机制,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9个、竣工47个,完成投资增长26.2%。要素保障实现新突破。推行‘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’,清理处置‘三类用地’2486亩,新出让工业用地352.4亩,推动3个项目获省级能评批复。”
在“聚力平台提质 集聚效应日益凸显”方面,报道说“狮子山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。‘一区多园’深度融合,全域经营收入突破725亿元,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。盘活低效用地233亩、闲置厂房9.8万平方米,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居全省20个国家级工业主导型开发区第4位。狮子山独立工矿区改造典型示范。顺利通过‘十四五’中期评估,地质灾害移民安置点343套安置房顺利交付,失业矿工就业街区等4个项目全面建成。横港化工园区建设规范有序。紧抓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,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成片开发方案成功获批,预期新增开发用地1871亩。”
在“聚力改革创新 内生动力持续激发”方面,报道说“改革创新蹄疾步稳。深化‘放管服’改革,新设企业全部实现‘一日办结’。坚持‘亩均论英雄’,亩均税收24.6万元、增长34.5%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实体化运行企业服务中心,举办‘政企银同心’沙龙、‘亲清有约’助企服务日系列活动49期,走访各类企业4800余家次。惠企政策直达快享,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8.2亿元,兑现产业扶持资金4.5亿元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,新签约沪苏浙区域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个、总投资74.9亿元,成功上榜第三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。”
在“聚力民生福祉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”方面,报道说“基本保障温暖厚重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投入民生资金23.1亿元,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88.8%。10项暖民心行动超额完成,26项为民办实事事项高效落实。公共服务均衡可及。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。新改扩建学校2所、幼儿园4所、托育机构5家,新建运营老年食堂(助餐点)12个,完成20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。社会治理扎实有效。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,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。”
报道说“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新机遇召唤新作为。今年,在安徽省委、省政府和铜陵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该区将把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强化责任意识,践行担当精神,用心打造人民满意政府,带领全区45万人民,锐意进取、奋勇争先,奋力挺进全省城区发展十强区!”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